Message in September 2023

 

       
返回『中心主任的 每月分享』

 

岑樹基牧師
2023年9月

(閒遊劍橋對科研的隨想)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這首出自中國近代詩人徐志摩對劍橋景物眷戀的美麗詩句,相信曾令不少人動容。

因陪伴到劍橋進修的女兒,九月初我和太太重臨這廿多年前曾走馬看花旅遊的城市。

上次來的時候,孩子只有三歲。在毛毛細雨寒風下,一家人坐上康河的平底木船,船夫貼心的為我們蓋上紅色毛氈,用長桿推向河床緩緩前行。經過一座座橋,拐過一個個彎,雖然對河畔的景緻早已印象模糊,卻仍記得柳樹垂蔭。今次一待就兩個星期,終可「慢遊」只有40平方公里的劍橋市。

建於12世紀的劍橋是個古舊卻有活力的大學城,走在街上碰面的,不少是背着背包在趕路的年青人,他們或是騎着單車或電動滑板車在大街小巷穿插,或是拖着行李箱從火車站走過來。當然來自各地看着手機地圖的遊客也不少。

市中心大部份歷史地標就是劍橋大學不同學院及博物館的所在地。劍橋、牛津這些英國老牌大學,對香港人來說,莫不早已戴上神聖學術光環。我等上世紀70年代的學生一定聽過了不少出自這兩所大學的科學偉人故事,對這些世界頂尖學術殿堂,自是充滿幻想。 路過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正門,旁邊種有一株科學巨人艾薩克.牛頓 (Isaac Newton) 的蘋果樹,位置就在他在大學讀書時居住的房間下方。牛頓於1687年發表萬有引力理論,後來他提過少年時多次見到家中後院有蘋果從樹上掉下來。這老掉牙的故事不知怎的演變成蘋果掉在他頭上!劍橋這棵牛頓蘋果樹,是學院為了紀念這位校友兼數學教授與大學的聯繫和對科學的貢獻,於1954年從牛頓童年故居花園內的一棵蘋果樹嫁接而來。

在劍橋市中心的貝尼特街 (Bene’t Street),靠近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有一間劍橋第二古老的酒吧THE EAGLE,其起初作為旅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至1850年,當鐵路抵達劍橋後,旅館轉型為酒吧。但它的故事比普通的酒吧要迷人得多,我自然要到訪一次。

幾十年來,EAGLE一直是附近的舊卡文迪西實驗室 (Old Cavendish Laboratory,即劍橋大學物理系, 1974年已遷至別處)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最常光顧流連的酒吧。該實驗室於1874年在酒吧附近創立,致力於實驗物理學,對物理和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產生了巨大影響,包括電子、中子和DNA結構的發現。至2019年,已有30名卡文迪西研究員獲得諾貝爾獎。

1953年2月28日,酒吧常客Francis Crick (英籍,1916-2004) 與James Watson (美籍,1928- ) 來到EAGLE,兩位分子生物學家高聲向其他客人(其中不少是科研人員)宣布:「我們發現生命的秘密了! 」這當然是指他倆一起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解開了細胞內遺傳訊息的奧秘,這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當提到對DNA結構的突破拆解時,我們不能忘記另一位猶太裔英籍女物理化學家 Rosalind Franklin和她的巨大貢獻。

回想自己40年前港大生物科畢業,最感興趣的是遺傳學和生物化學,學院給我們選修的有關科目我都修讀了。其時基因工程學方興未艾,首個以重組DNA技術合成、利用大腸桿菌生產的「藥物」――人類胰島素於1978年製成,並開始進入商業生產階段。就在我1982年畢業那年,聽到生物合成人類胰島素在市場銷售的消息,為糖尿病患者帶來佳音,壽命可獲延長,學術界都十分興奮。

40年後的今天,基因工程學的技術已經翻了幾翻――疫苗的生產、改造農作物以提高產量和增強營養、開發新藥物、對付癌症的基因治療等,莫不由認識基因之本――DNA的結構而來。可以想像我終於能坐在EAGLE的一個角落,看着牆壁掛滿昔日Francis與 James的歷史圖片(以往在教科書經常見到),彷彿在現場聽見他們興奮宣布重大發現的一刻,心中泛起一份莫明的激動。

今日,科學界人士仍會前往這個傳奇地點,並與其他科學愛好者一邊喝啤酒一邊交談。劍橋的這地區散發着歷史和學術的氣息,相信英國沒有哪個地方可以相比。

70年前,兩位青年科學家發表了對生命根本性的理解,開拓了現代生物學的新時代。牛頓的蘋果樹提醒我們,質疑傳統可以帶來非凡的發現。還有在劍橋大學做研究及講學50多年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提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1942-2018),在三百多年後也和牛頓一樣,獲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 (Lucasian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30年之久。他透過對宇宙起源和黑洞爆炸理論的研究,徹底改變了物理學領域。

這兩星期,我們到過大學幾個免費入場的博物館,閒逛過不同學院,點滴地沾染此地昔日至今濃厚的學術氛圍。世界本是奇妙,創造充滿奧秘和智慧,會燃起人類探求真理的慾望。不斷向傳統發出挑戰,堅持發問,懷抱謙卑敬畏的心,尋根究底,自由地交流分享,就是人類知識能擴展深化的途徑。反之,若科研只講急功近利、互相爭競、甚至只為一個社群、組織以至國家的私利而服務,則只會對人類整體帶來傷害。

牛頓的蘋果樹已是歷史的一部份,但他的思想至今仍能引起共鳴。

“A man may imagine things that are false, but he can only understand things that are true.”

「一個人可能會構想出一些虛謊的事物,但只有真實的事物他才能理解。」

― Isaac Newton

兩星期過去了,將要和女兒暫別好一段日子。我又想起徐志摩的動人詩句來。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我没有像詩人那麼瀟灑,摟著女兒禱告說保重時,眼眶還是流出幾滴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