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 in September 2021

 

       


返回『中心主任的 每月分享』2021-22

 

岑樹基牧師
2021年9月

( 耶穌如何建立門徒群體 )

 

僕人領袖團契

香港教育大學基督教信仰與發展中心早於2017年,因著資深校長張文彪博士的遠象和積極帶領,開始在學界推動「僕人領袖學」之應用。張博士先後帶領了十一期研習小組,導引超過二百位參加者,在學校領導崗位中思考耶穌基督「非以役人.乃役於人」之榜樣,學習實踐「僕人領導」,彼此交流及共同成長。

2019年9月,核心小組成立,12位籌備委員隨張博士以一年多時間,進深研習僕人領袖的素質。2021年3月27日,「香港學界僕人領袖團契」正式成立,目標為建立一個願意效法耶穌基督的群體,倡議作僕的領導風格,忠於託付及願景,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先,共建理想的教育。

作為學校領導(由校監校董、校長,以至各科組主任等),都肩負共建群體的責任。群體由人組成;領袖不能脫離群體。要來自江湖四海不同背景經歷的人走在一起,建構共同目標、價值和願景,朝著一個方向前進,談何容易?

主耶穌作為道成肉身的受託僕人,正是「僕人領袖」學習者最重要的榜樣及典範。耶穌在世傳道三年,他如何建立門徒群體?

 

建立門徒群體

首先,耶穌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角色。在面對門徒錯誤地以權位為追求目標時,他就指出:「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要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參可十35~45)當世界以威權來作治理工具,以操弄及等價交換來管轄下屬,作僕人領袖的,卻選擇以真誠服侍及促使團隊成員成長為己任。耶穌以洗腳來表明作為最大的,要去服侍最小的;作為門徒的主和老師,耶穌給我們作了榜樣。(參約十三13~17)

馬可福音三章記述耶穌揀選十二使徒:「耶穌上了山,把自己所要的人召來,……。於是他設立十二個人,又稱他們為使徒,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可三 13~15)耶穌要這個被召的群體,先「常和自己同在」,才差他們去「工作」,傳道、趕鬼。領袖和團隊一起生活,一起成長,比管理策劃、追求職效更為優先。當群體中的人能互相了解,建立起互信關係,以人為先 (People First),事情就易辦得多了。

有一次,一個愁苦的父親來見耶穌,像投訴般埋怨耶穌的門徒無法醫好他被鬼附的兒子,耶穌慨歎人的小信,然後將鬼趕出。事後,門徒私下問耶穌為何他們未能趕出污鬼,耶穌耐心地為他們上了一課「信心的力量」。(參太十七 14~20)耶穌沒有責備門徒不學無術,沒有因門徒叫他丟架而發怨,門徒也沒有因懼怕老師而退縮。僕人領袖以信任為先 (Trust First),他的判斷和反應基於行為而不是自我保護,成員亦在被支持的氛圍下敢於發言、承認不足。

此外,領袖需要對成員有敏銳的覺察。耶穌走遍周圍鄉村教導,十二使徒也奉差遣出外傳道,趕出許多鬼,治好許多病人。馬可福音六章強調「許多、許多…」,一天將盡,使徒們還要聚集向耶穌匯報。體力消耗,身心疲乏,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耶穌就說:「你們來,同我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歇一歇。」(參可六 6~32)安排休息、退省,不是為了更大的產能,而是出於愛和憐恤 (Love First)。愛,從來不應作為手段,而是僕人領袖的基本素質。

 

現代僕人領袖

耶穌作為門徒的僕人領袖,言行合一、表裡一致,與門徒共處三年,最終以十架上的愛與犧牲,成就了一個忠於使命的門徒群體,並延展這個群體二千年。一個使命群體經由領袖無私的愛與信任而建立,而現代的僕人領袖更可透過訓練、教育、賦權、參與、激勵,甚至獎賞,創造出一個真正關懷、信任、尊重、公平和團隊合作的環境,讓群體得以成長,朝向使命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