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無論是因社會事件或疫情爆發,官民的衝突多了,因著各不相讓,媒體鏡頭前常有劍拔弩張的畫面,說話暗裏亦藏有不少殺氣,誓要將對方擊倒。很多事情似乎道理在自己那方,人也顯得理直氣壯,但說話是否一定要語帶相關,連消帶打,絕不留情?沒有足夠的謙卑,自然也不願意和人合作,更遑論以愛去服侍他人。
使徒約翰也許是新約書卷中,性情被神改變得最厲害的人。他和兄長雅各性情剛烈,所以耶穌給他們取名「半尼其」(「雷的兒子)。(參可三17)他由「暴躁易怒」的性情,何以能改變成為教會歷史上稱為「愛的使徒」?
約翰和雅各在一個捕魚的家庭長大,父親西庇太可能在迦百農經營捕魚生意,有漁船,有僱工,開設魚店。西庇太認識大祭司,以當時社會標準,算是一個在社會上有地位的人。這一切都可能影響約翰的性格。
約翰回應主耶穌的呼召,但他自大衝動的性格卻表露無遺。當耶穌第二次預言他的死,門徒竟互相議論誰最大。耶穌領一個小孩子來,教導門徒要接納一些看來低下卑微的人。約翰就回應說:「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阻止他,因為他不與我們一同跟從你。」(路九49)約翰的反應似乎出於維護耶穌的「品牌」:「竟然奉你的名趕鬼!有冇搞錯,我哋都唔識佢!」(約翰背後的潛台詞可能是「攞你著數,但又唔係好似我哋咁,撇下所有嚟跟從你!」
耶穌回答說:「不要阻止他,因為不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路九50)耶穌的眼光不在於突出一個小群體、小圈子,祂著眼於神的國度,人的生命是否得救助,是否更豐盛。祂不為自己的屬靈權柄註冊「專營權」,衪樂意在服侍上與人同工。
耶穌深知要成就天國的事業,就必須訓練門徒參與,體驗屬靈權柄。所以就在不久前,耶穌賜門徒醫病趕鬼的能力,差遣他們兩人一組,到本族中間傳道,而且也指明,他們被接待是應得的。1 然而,耶穌吩咐他們在這次「宣教體驗」中,不要走外邦人的路,不要進撒瑪利亞人的城,(參太十5)就是不希望門徒骨子裏的猶太人民族情緒,看似高人一等選民的身份,阻礙了謙卑的服侍。
約翰第二次出場,就在耶穌往耶路撒冷途中。當一行人路經撒瑪利亞村莊外,準備稍作停留,卻不獲撒瑪利亞人接待。約翰再次怒火中燒,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嗎?」(路九54)
要愛和包容與自己對立的人,談何容易?約翰自以為有理,渴望報復,以公義之名滅絕仇敵。耶穌同為猶太人,卻沒有絲毫對不同理念、不同價值觀的人產生鄙視。2 反之,衪轉身責備兩個門徒,就離開往別的村莊去。
有古抄本(路九55)加上:耶穌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而是要救人的性命。』。耶穌洞悉門徒的心,無論多正義的道理,多偉大的服侍,若擺脫不了因特權或身分帶來的驕傲自恃,不能愛。無論多麼委身的撇下,多麼合理的觀點,若看不見別人的處境和差異,缺少憐憫,不能愛。
約翰當時年輕浮躁,對自己的身分看高一線,動輒將怒氣傾倒,像主耶穌所說,他實在不知道自己的心如何,更不明白耶穌的心意。
想起幾年前,我獨自一人到埃塞俄比亞遊歷。在一個小鎮的酒店遇上一群美國旅客,來自一個向猶太人宣教的機構,他們在這個曾有猶太人聚居的地方進行醫療宣教。
一般酒店餐廳的侍應都能說幾句多國語言。那天早上我退房後到餐廳午膳,一位日前曾在餐廳用普通話和他攀談幾句的黑人侍應,主動上前和我打招呼,當我正要和他拍照留念時,宣教團隊中一位女士上前(相信是領隊之一),用十分不客氣的方式(用手指從後篤他肩膀),指示他返回崗位招待她的團友,可能他們快要出發,以為侍應在閒聊。我看見黑人侍應一臉尷尬,叫我也有些無奈。
是否白人仍對黑人容易突顯優越感?是否顧客就可以對服侍我們的人不禮貌?我們來服侍社區,你們也要好好服待我、接待我、方便我?
回想這事,叫我再次反省,一切服侍的背後是分享神的愛,並非出於可憐,自視比人優越。約翰被稱為「愛的使徒」,因約翰書信多次提及愛:神的愛、弟兄的愛。是甚麼改變了他?三年來,約翰目睹耶穌對人憐憫的愛,親身體會耶穌受苦捨命。神透過似乎是人生中的悲劇(耶穌的死),讓約翰看見真正的生命和勝利(基督復活)。
今天我們作領袖的、作老師或牧者的,一切的服事都要從愛心、謙卑和憐憫出發。為官的、從政的,服務市民的,又豈可缺少對普羅大眾的關愛,對受困厄者的憐憫、對政見不同者的包容?
-
按猶太人對律法的理解,「接待」是重要的禮儀和義務。(參來十三2)
-
舊約時期,北國以色列人受到鄰近外邦人的影響,有部份轉而崇拜偶像,並與異族通婚,不為南國的猶大人所認同。他們雖然是兄弟,但因為數百年的分裂、甚至戰爭,早已變成了仇敵。因此在正統的猶太人看來,「撒馬利亞人的餅,比豬肉還不潔」。撒瑪利亞人以基利心山為信仰的敬拜中心,以為他們是往耶路撒冷的朝聖者,就因種族、信仰、文化不同,不提供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