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抗爭的《登山寶訓》:一個後創傷的福音

日期:

2019年9月19日(星期四)

時間:

下午12:45 – 2:00

地點:

香港教育大學大埔校園   B4-LP-04

講員:

盧家輝先生(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大專部主任,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研究神學碩士生)

經文: 馬太福音五章1-12節

大綱:

面對近幾個月來我們的城市集體創傷,福音究竟有何意義?

講者以馬太福音五章3至10節耶穌《登山寶訓》内的「八福」為經,以馬太福音的成書日期及背景為緯,扣連作者背後的信息含意。「虛心(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v.3),馬太很可能是針對當時猶太社群面臨情緒瀕臨爆煲的情況,以耶穌所應許「天國是他們的(現在已經擁有)」,作為他們心靈上的療癒。

主流聖經學者指出,馬太福音成書於主後70年耶路撒冷城被毁之後,大量猶太人包括基督徒飽受生命摧殘,無權無勢被欺壓的倖存者有如今天的「創傷後遺症」患者般,極需要得醫治和盼望。「謙和的人」(v.5) 按不同學者的理解,也是指當時受盡欺壓,身心衰殘,被剝奪權利的人的「被謙和/被溫柔」。「締造和平」及「神的兒子」都是當時羅馬凱撒的自稱,馬太卻以相關語指出「(真正)締造和平嘅,正呀!因為佢哋將要被稱為上帝嘅兒女。」(v.9,廣東話意譯)耶穌的福音,正是顛覆當時世俗上的權柄。為「義」(政治和宗教上)受迫害的人,天國更是他們永恆的盼望。(v.10)

馬太福音的編排有若舊約中的《歷代志》,猶太人(基督徒)要由創傷經歷中(數世紀前第一聖殿被毁及主後70年第二聖殿被毀),透過「擦邊球」式的事件重述(例如二章中希律屠殺男嬰、四章中耶穌宣講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疾病和疼痛),來協助讀者群心靈的康復。

馬太福音作者以「八福」對應時代,描繪、肯定、連結以至擁抱當時「後創傷讀者群體」,藉天國福音的「引言」(八福),進入治療之旅。這都可以成為今天香港社會邁向漫長復原之路的參照。

 
 
 

   媒體報導
  
 原載於《時代論壇》網頁- 新聞消息,已獲《時代論壇》授權轉載,網址:http://christiantime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