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 in September 2019

 

       
返回『中心主任的 每月分享』2019-20

 

岑樹基牧師
2019年9月

(  邪惡之平庸  )

上世紀60年代猶太裔美國政治及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提出了國際著名的「平庸之惡」,或應譯作「邪惡之平庸」(banality of evil)這個概念1 ,說明極端的邪惡未必出於心理變態者或狂熱份子;普通人在日常心理的驅使下也會犯下同等罪行。

1961年4月11日,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進行一次審訊,是有關二次世界大戰時,一位納粹德國軍官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的審訊,結果艾希曼被判處絞刑。

身為德國猶太裔的漢娜.鄂蘭,在二戰期間躲過納粹集中營的威脅,流亡到美國。當時二戰過後,社會輿論群起撻伐德國屠殺猶太人的蔑視人道行為,同為猶太人的漢娜鄂蘭,當時以《紐約客》特約撰稿人的身份,自告奮勇到了以色列耶路撒冷旁聽艾希曼的最後判決,報導這次審訊。2  

阿道夫·艾希曼是納粹德國的高級軍官,被任命負責執行屠殺猶太人的「最終方案」,更獲晉升為中校。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艾希曼曾被美軍俘虜,但後來成功逃脫,並經過漫長的逃亡生涯,最後於1961年,被以色列的情報部門在阿根廷逮捕。耶路撒冷以人道罪名等十五條罪名起訴艾希曼,結果罪成,並在1962年6月1日處死。

漢娜.鄂蘭記錄了艾希曼的自辯,反覆強調他自己只不過是齒輪系統中的一環,作出了傳動的作用。艾希曼相信自己所做的事,都是當時國家法律所允許的;他是一名軍人,只在服從和執行上級的命令。

漢娜發現艾希曼並非窮兇極惡之徒,反而是平庸的一般人。漢娜這樣形容:「艾希曼的問題正正在於大多數人都像他一樣,既非變態又不是虐待狂,而是非常又恐怖地正常。」艾希曼之所以邪惡,無非是因為他可以像平常人般在一個「理所當然」的環境下嚴格遵守「理所當然」的指令。3  鄂蘭的結論是,很多邪惡事情的發生,只因有平庸的人不假思索地執行惡令。

跟隨基督的人會學習以愛生活。「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林前13:6),使徒保羅表明愛和不義對立,真正愛神愛人的會努力辨別真理,因為只喜歡真理。「若果有人在不義的世代,竟想置身事外,單單追求個人的安穩逸樂,對出現於生活四周的邪惡的事不聞不問,嘗試以平庸作為一個選項,那並沒有認真地活出愛,甚至有可能助長邪惡的滋長。」4

「最邪惡的事情是由那些沒想過自己能選擇是『善』是『惡』的人做出來的。」(漢娜.鄂蘭)你對此有什麼體會?在不義的環境中享受抽離旁觀的生活,單單追求個人的「收成期」,卻對四周邪惡的事置若罔聞,甚至支持「制度暴力」,會出現一個怎樣的後果?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1. 出自漢娜.鄂蘭在1963年出版之《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副題:“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
  2. 參Audrey Ko《真理應該無所畏懼――敬漢娜鄂蘭的108歲生日快樂》,http://womany.net/read/article/5871
  3. 參力哲:《不平庸的邪惡》,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38188
  4. 見劉國偉:《真理是甚麼呢?》,https://www.cco.cuhk.edu.hk/chaplaincy/chi/sermons/2019/07/what-is-tr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