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五期, 第三冊, 文章五(二零零四年十二月) 鄭美紅、蔡慶麟 情境討論與科學探究--紙手巾大測試 |
|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 |
|
科學探究與情境討論
根據上述對科學探究的闡述,其學習元素可分為思維和技巧兩部分。一般的實驗活動多是由教師預先訂立探究主題和學習目標,學生只須跟隨提供的指引,便可達到基本的要求。這種模式給予學生較少的思考空間,他們只會跟隨指示進行實驗活動,而不會提問、質疑指示的可靠性、或思考實驗本身的意義。久而久之,學生便會遺忘科學的特質。當進行實驗活動時,教師通常只會簡單介紹實驗的背景資料,然後集中討論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學生很少機會思考實驗的意義,例如「為何要進行該實驗活動?」、「該實驗活動想證明什麼?」、「為什麼要訂立該實驗主題?」等。
以科學探究的角度來說,提問是開啟探究大門的鑰匙。為了協助學生發展提問的能力,情境討論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其學習重點是以真實的問題出發,然後聯繫到科學概念。利用四驅車作探究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很多學生都有玩四驅車的經驗,他們能從無數的比試過程中,了解影響四驅車速度的因素,例如:馬達的轉數、電池的種類、輪胎的種類、齒輪的配搭等。接下來的討論,便可進一步訂定各類變因及如何進行公平測試。由此可見,學生只要清楚問題所涉及的因素,便能主動地參與探究,繼而深思科學探究的定義和特質。這樣可協助學生發展自主地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將科學探究推廣至課堂之外的其他層面。這與真實評估的理念近似,研究學者如Wiggins(1989)、Kerka(1995)、Tanner(2001)指出,真實評估的一大特色是其設計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提供實際情境,可讓學生應用課堂所學的科學知識,促進不同的技巧和能力發展,為適應社會或校外生活作好準備。
Copyright (C) 2004 HKIEd APFSLT. Volume 5, Issue 3, Article 5 (Dec.,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