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刻板的學習方法,惰性心理
初中以形象思維為主、通常從熟悉、具體、直觀的自然現象和
演示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和規律。高中從理想模型代替直觀現象客體入手,通過邏輯判斷和抽象思維建立概
念和規律,這種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必然使得學生要改進原來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新
的要求。學習上產生困難,往往並非學生思維水平或智力的問題,而是學生不知道該怎樣去學。
下表是對問卷中幾道題回答情況的統計:
問題 |
1 . 你在物理學中遇到困難的原因(多項選擇) |
選項 |
課本內容太深 |
老師講不清 |
基礎不好 |
數學能力跟不上 |
沒有掌握學習方法 |
其他 |
人數 |
10 |
4 |
19 |
11 |
49 |
21 |
百分比 |
10.3% |
4.1% |
19.6% |
11.3% |
50.5% |
21.6% |
問題 |
2 . 你現在的學習方法與初中的相比 |
選項 |
沒變化,照樣能應付 |
改進了許多,學起來得心應手 |
沒變化,我認為學得好壞與學習方法無關 |
覺得原方法不適用,試圖改進,但不知從何下手或沒效果 |
人數 |
14 |
20 |
4 |
59 |
百分比 |
14.4% |
20.6% |
4.1% |
60.8% |
問題 |
3 . 你獲取物理知識 |
選項 |
很積極 |
僅在課堂上 |
根本沒有興趣 |
無奈,被逼要學習物理 |
人數 |
37 |
47 |
1 |
12 |
百分比 |
38.1% |
48.5% |
1% |
12.4% |
問題 |
4 . 上完課後你通常 |
選項 |
知道書上的公式,有時不理解,不會應用 |
懂得書上的公式,會算題,但運用不夠靈活 |
對課本知識理解較好,能融會貫通 |
還掌握了課本以外的許多知識 |
人數 |
10 |
68 |
14 |
5 |
百分比 |
10.3% |
70.1% |
14.4% |
5.2% |
問題 |
5 . 你解物理題時 |
選項 |
套用公式 |
照搬老師講的方法 |
尋找多種解法 |
其他 |
人數 |
39 |
26 |
22 |
5 |
百分比 |
40.2% |
26.8% |
22.7% |
5.2% |
事實上,學生學會物理,到自己會用物理差距還非常大。從問
卷調查可看出,大部分的學生還沒有掌握正確、合適的學習方法,這已是他們在物理學習中遇到困難的主
要原因之一。
例如:
1) 學生對"比重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總是想不通,這
就是受了刻度尺、溫度計等常用測量儀器都是刻度均勻的影響。
2)"一個質量為3千克的物體,以初速度為vo=50米/秒向
上拋出,求它在3秒內的動量增量(不計空氣阻力)。"
解決這問題的思路有兩個,即
F·T --逆向思維-->△P
--順向思維--> mvt-mvo,
許多學生應用△P= mvt-mvo,求解結果捨近求遠。
|
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途徑只限於課堂聽講,缺乏對自然科學的
探索精神。課後只是為了做題而做題,死記公式,生搬硬套。少了求知的熱情,成功的喜悅,只靠考試、
升學的壓力是無法產生濃厚興趣和學習欲望的,反而會出現"惰性心理",完全依賴老師課堂講解,思維惰性
大,思路狹隘,滿足于固有的思維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框約束,只能套用知識,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只能
模仿,不能創新,思維僵化。"滿堂灌"教學法和"題海戰術"是產生惰性心理的溫床。
西方一位頗有名氣的未來學者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
中寫道:"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存在惰性心理的障礙,就不會主
動去汲取知識,學不到真正的東西,也不可能成為新世紀的創新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