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二期, 第冊, 文章 (二千零一年月)
李揚津
綜合與分科─ 雙軌並行的科學課程模式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例子一 動物的分類及其延伸(適用於小學至初中)
 
課題層次 課題 內容範疇
第一層 動物的特徵
動物的分類
動物之間的捕食關係
生物
第二層 刺激與感覺
動物如何察覺環境的刺激
動物對環境的適應
生物、物理、化學
生物、物理、化學
生物、物理
第三層  動物對人類的作用
瀕危動物的保護
• 瀕危動物的種類
• 瀕危動物的生活環境
• 瀕危動物面對的生存威脅
• 香港及國際社會的努力
科學及社會

科學
科學
科學及社會
社會

第四層
主題 ─ 香港海洋公園知多少學習活動
參觀海洋公園
  • 搜集有關海洋公園的動物的資料,包括動物種類、生活習性、繁殖方法、瀕危程度等 (可透過閱讀園內的展板或上網進行搜習)
  • 科學、資訊科技
    • 了解海洋公園繁殖海洋生物及其他生物如受保護的蝴蝶所作的努力
    科學
    • 統計海洋公園所飼養的動物的種類及數量,與及這些動物對食物的需求
    數學
    • 撰寫短文,訴說參觀海洋公園的感受,又或者撰文向遊客介紹海洋公園的特色
    語文
    • 寫信向海洋公園管理當局提出建議,以改善海洋公園的設備,或建議海洋公園向市民推廣其在保護瀕危生物所作的努力
    公民教育、語文
    • 設計海報,向遊客宣傳海洋公園
    美術
    • 參與以海洋公園為題的繪畫及紙黏土製作比賽
    美術

    從以上例子可見,課程的第一層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有關動物基本概念如特徵、與植物的分別,及動物的分類方式,令學生對動物有一定的瞭解,才讓學生探討有關動物的較廣泛及深入的課題或概念。

    到了第二層,可以把學習伸延至動物所棲息的環境,探討動物對環境的適應,包括如何察覺環境的刺激。學生須明白到有些刺激是動物從環境中接收到的,有些則是動物本身按其需要而發出的,例如和同類動物溝通時所發出的聲音便是。這些課題除了與動物的基本特徵有關外,還涉及其他科學範疇的概念,例如不同性質的環境刺激包括光、化學物(氣味)、聲音(物體的振動)、水流速度等。這些概念背後還有一些更根本的概念,例如光和聲音的特性等。因此,這層可以幫助學生結合不同科學範疇的概念,使個人的科學知識得到進一步拓展。

    課程的第三層把學習伸展至人類社會的層面上去,目的是讓學生瞭解動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並引導學生認識人類活動對動物所構成的影響,與及如何挽救受影響的野生動物。學生可以從中瞭解到科學與社會的緊密關係。

    第四層則以「香港海洋公園知多少」為題的綜合學習活動,將各學習範疇的內容綜合起來,讓學生可以應用他們從各科所學得的知識及技能,如科學知識、語文表達及藝術創作,並以此為立足點,深化及擴闊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此外,從考察海洋公園的親身體驗,亦可培養學生關注海洋生物及其他生物的態度,與及培養公民意識,對保護瀕危生物發揮個人力量。




    Copyright (C) 2001 HKIEd APFSLT. Volume 2, Issue 1, Article 8 (Jun.,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