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 Administrators Interview Series(4) 藝術管理人員專訪 (四)

5.3.2014

藝術管理人員專訪(四)

遠赴德國柏林實習 展望歐亞藝術文化交流新趨勢
專訪資深藝術管理人員王羨彤小姐

 

擁有多年藝術管理經驗的王羨彤小姐(Jacqueline),曾任職藝穗會節目統籌及節目經理,現從事自由身藝術管理人,擔任多項工作,包括:自組藝術公司推廣藝術和擔任「全劇場」行政總監等。2013年,她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前往德國柏林世界文化中心「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 (HKW)」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海外實習,參與夏日戶外音樂節「Wassermusik 2013」的統籌工作。雖不懂德語,但無影響她與當地藝術單位及藝術家進行文化交流,是此遠赴海外實習,不但親身了解德國的藝術管理及行政模式,更獲得一個影響她生活態度的難忘回憶!

(中)王羨彤小姐

王:王羨彤  記:記者(凌婧、洪曉敏)

記:「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 (HKW)」是一個怎樣的文化機構?在德國實習最大的得著是甚麼?有甚麼難忘的體驗?

王:「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 (HKW)」是一個大型的藝術文化中心,它不只是發展藝術這麼簡單,而是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播及文化的交匯,以藝術這種形式表達。由於柏林本已是一個文化交匯點,HKW的建立更促成藝術的交流。HKW的地理位置很好,既坐落於人來人往的火車站對面,又毗鄰在柏林最美麗的河「Spree」旁邊,因此每逢這裡舉行戶外藝術節目,定必吸引很多市民駐足觀賞。

而我這次實習是協辦一個名叫「Wassermusik 2013 (Water Music Festival)」的音樂節。其策展的方向以水的流動形態作比喻,意思是水和文化一樣都要流動、交匯才會有生氣。這個音樂節自2007年開辦,每年都以一個主題來串連不同的音樂節目。2013年的主題是「The New Pacific」,主辦單位把太平洋海水會經過的地方的音樂作是次活動的節目內容,香港的樂隊也被邀請前往當地表演。這個音樂節不但融合不同類型的音樂,更讓德國及不同國籍的音樂家都有機會欣賞其他國家的文化和藝術。

除實習外,其中一個最難忘經驗就是參觀一個名為「The Whole Earth」的展覽。這個展覽展出一幅六七十年代,由月球表面拍攝地球外貌的照片,極震撼人心!我被這張照片深深吸引,這是人類第一次從他人的角度觀看自己身處的地球,從而激發他們對「世界」進行反思,開始探討「和平」、「愛」、「環保」、「種族權利」等不同議題。這張照片成功地連繫活在地球村的人,改變他們的思維及展開追求簡單、隨意的生活態度等。我相信到了今天,甚至未來,這張照片依然影響很多人的生活態度,包括我在內。我偶爾也想起它帶給我的啟發,依然深深地影響我的生活。

記:您在音樂節主要擔任甚麼工作?當中與德國藝管人員合作有否遇到困難?

王:由於我的英語能力不錯,他們便委任我負責管理外國音樂家的演出,包括接待住宿,舞台演出及音樂節旁的小型市場運作等。德國人比較沉實,沒有亞洲人那種熱情好客,這不代表他們冷漠,我相信只是需要時間彼此了解;加上他們一向慣用德語溝通,包括傳送電郵及開會,我需要花點時間於網上翻譯。有時他們也會遷就我用英語開會,但更多時候我需要主動發問,掌握事情的進度。有一次我為他們準備一個介紹香港藝術文化生態和香港藝術家的演講,他們十分興奮,對香港的藝術文化充滿興趣和好奇,全場座無虛席。藉著我的演講,德國同事對我進一步了解。完成實習後,我的上司親手寫了一封感謝信給我,多謝我的付出,努力和耐性。

記:您在HKW實習期間,對他們的觀眾拓展這方面有甚麼啟發?德國人參與藝術活動的氣氛很好,您認為是甚麼原因?

王:德國柏林擁有一套獨特的藝術文化傳統,吸引市民參與藝術活動。以「Wassermusik 2013」為例,看一場藝術表演大概需要十至十二歐元,約港幣一百多元,低於外出吃一頓晚飯的價錢,所以市民參與藝術節目的門檻很容易,這是十分重要的,當然不同藝團有各自高低的收費。第二,柏林的冬天很冷,沒有人願意出門。但夏天來臨,陽光普照,市民對戶外不同類型的藝術節目,包括音樂、戲劇、電影及舞蹈等都會踴躍參與,表現興奮。他們認為在夏天參加戶外音樂節是生活的一部份,不會把活動分類為「藝術的」或是「非藝術的」。

第三,策展單位對藝術節目的定位很準,除古典表演外,戶外節目多是主打輕快的pop music。柏林人最喜歡跳舞,由小朋友以至老人家都去dance house逍遺。所以策展單位充分了解觀眾的性格和特質,只要融合「戶外」,「夏日」,「跳舞」這三個特性,便容易吸引觀眾參與。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柏林觀眾多數喜歡walk in,甚少預訂入場票,可能與天氣有關,只要陽光充沛,路過戶外藝術活動而感興趣的話,就立刻買票入場觀賞。

 
Wassermusik 2013 (Water Music Festival)音樂節以水的流動
形態作策展方向,意思是水和文化一樣都要流動、交匯才有生氣。
© 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

 
  Wassermusik 2013 (Water Music Festival)戶外音樂會
©Jakob Hoff / 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

 

記:德國的藝術管理及行政方式和香港有甚麼不同?

王:以HKW作例子,它的藝術行政是獨立的,人手也精簡。例如我的上司,一位全職高級藝術管理人員一年只會負責一個為期三星期的音樂節,這意味著她有很多時間思考及準備一年後的藝術活動。此外,她會找適當時間放假休息,因為壓力大會容易生病,她要確保音樂節三星期內的表現是高質素的。由於時間安排得宜,計劃得早,策劃也自然細緻。例如他們在2013年經已定立2014年的主題,大約要邀請甚麼樂團及音樂家等。德國與香港的藝術行政模式是頗不同。

記:HKW每一年的主題是如何構思?是根據往年的觀眾的反應嗎?

王:HKW有個特別之處是很重視文化外交,總監的智囊團隊中會有人專責研究國際關係及跟進有關動向,其實不單只是HKW,德國很多具規模的藝術團體或組織都有類似的崗位。基於德國每個省份的教育及文化政策是獨立,因此藝團各自會有一個專門針對國際文化交流的方向。而文化外交專員需要宏觀地去觀看整個世界在做甚麼,要清楚未來一年將會有甚麼國際大事件發生。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巴西世界盃,那來年的主題便與南美文化有關,他們會搜尋一些南美文化相關的藝術、知識帶給觀眾。

記:您怎樣看香港、亞洲和歐洲的文化交流?

王:傳統的文化交流模式是一個歐洲藝團來亞洲巡迴表演,或我們遠赴歐洲表演或取經。現今的新趨勢是亞洲和歐洲共同參與的「跨國夥伴計劃」。一些文化發展較成熟的亞洲國家,例如新加坡和南韓,已積極地運用「跨國夥伴計劃」的模式進行藝術文化,以至藝術行政交流。特別是南韓政府,他們投放很多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包括與德國、法國和芬蘭簽訂雙邊合作計劃。他們的政府會發放一些資金讓藝團參加「跨國夥伴計劃」,指定在其中一個國家或兩個國家內進行創作、製作及演出等。這種合作模式不但讓彼此了解對方的文化及藝術底蘊、對行政方式的交流也有莫大的幫助。我相信香港要做到亞洲文化之都,吸引其他城市深入交流,也應朝這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