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 Administrator Blog 藝術管理人員網誌



最新更新

10.2.2015

藝術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的重要性 (10.2.2015)

前一陣子給學生安排了一個作業,要求他們研究美國的藝術倡議機構 (arts advocacy organizations) 和藝術服務機構(arts servicing organizations) ,這兩類機構在美國的藝術生態中發揮相當大的作用。 雖然香港的情況不同,不能把美國的一套照搬,但也可以作為參考資料。

美國的藝術行業競爭激烈,但業界整體上甚為團結。不同藝術形式和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和藝管人員都會組織各種行業的協會,一方面為業界增取權益認同,另一方面為同行提供一些服務。例如Broadway Theatre League, 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 League , Association of Performing Arts Presenters等。

查看全文>>

 

2.12.2014

兩個亞洲的文化領袖培訓課程 (2.12.2014)

近年國際上注重培訓文化領袖,英國有Clore Leadership Programme, 美國有National Arts Strategy 的 The Chief Executive Program: Community and Culture. 最近我有機會第一身接觸兩個亞洲的「文化領袖」培訓課程,一個是新加坡的Cultural Leaders’ Lab,另一個是中國文化部支援的劇院管理高層管理人員培訓課程,與大家在此分享。

Cultural Leaders’ Lab 是新加坡首個針對具最少有十年經驗的藝術管理人及藝術從業員而設的文化領袖培訓的計劃。La 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 2013年首次推出,由新加坡國家藝術基金會資助。通個公開遴選及推薦程式選出六位文化領袖接受培訓。其中有四位是藝術家,分別屬於兩個劇團及一個劇場的藝術總監,一位是中樂團的駐團指揮,另外兩位是藝術管理人/老師,包括La 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 文化管理碩士課程的課程主仼、Inter Cultural Theatre Institute 的總經理。這個一年兼讀性質的培訓計劃安排六位教練(Lab Facilitator) 和思想領袖 (Thought Leader) 為學員上課及主持系列研討會,加上兩個分別往紐約、多倫多、華盛頓及香港的國際遊學團。每位受訓者要在兩次滙報會上分享,並且就個人選擇的調硏課題提交報告。
 

查看全文>>


27.10.2014
數字和藝術管理人的不解緣  (27.10.2014)
 
藝術管理人每天都要面對數字,財務預算、票房報告等,解讀數字背後的意思,與數字結下不解緣!
為什麼數字重要? 因為它能呈現我們的成績,觀眾人數多代表我們有市場、高票房收入代表觀眾認同我們的價值。但我們也要關注數字的背後,觀眾數位只是購票觀眾還是包括了免費演出?高票房收入是因為多人買票、票價提高、還是因為演出季有特別大的製作?

那少眾或前衛的節目觀眾不多,如何展示成績?有經驗的藝術管理人會根據估算市場人數,決定演出多少場次和售賣多少座位,假如估算正確的話入座率也可以很高。通常入座率高或滿座的演出代表該節目受到歡迎、行銷有效,值得祝賀。我作為節目策劃人碰到這種情況高興之餘也會:a)考慮是否可以加場(滿足可能買不到票的潛在觀眾; b) 考慮加場的經濟效益(會否增加還是減少了虧損); c )  假如b) 的答案是後者,反思我是否低估了市場 ,沒有把經濟效益最大化。

查看全文>>

 

7.10.2014

韓國深度遊要溫書 (7.10.2014)
 
九月初去了南韓五天,這個旅程不是旅遊,其中四天參加ADC為委員和顧問組織的南韓考察團。我多逗留一天( 早去三十小時)拜訪一些其他機構和同行,為明年EMA 的遊學團作好準備,因為 EMA大部分同學也傾向選擇南韓作為遊學團的地點。
 
ADC 行程安排的參觀以視覺藝術為主,我們參觀了光洲雙年展,並出席了雙年展的開幕禮,也參觀了光洲Hub City of Asian Culture 仍在裝修的文化中心;在首爾我們參觀了Seoul Museum of Arts、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 Contemporary Art、Leeum Samsung Museum of Art和 Arko Art Center等。表演藝術方面我們參觀了大學街 的Arko Arts Theater。東道主 Arts Council of Korea也為我們介紹了他們的工作。我額外做訪了Korea Arts Management Services、 LIG Arts Hall 和 Korea University of Arts 的一位藝術管理教授。

查看全文>>
 
14.7.2014

10 問10 答 -- 香港演藝生態環境知多少?(14.7.2014)

5月底在北京參加2014「演藝北京」劇碼交易會與高峰論壇,出席的是幾百位演藝行政人員,包括劇場、藝術院團、經紀公司、文化產業機構的管理著,主辦單位邀請我用十五分種分享香港演藝的最新情況。我估計超過一半的聽眾曾經帶團來過香港,或者因公務曾經來港交流洽商,對香港有一定的瞭解,結果決定用一個比較互動的方法來分享。我設計了十條問題,通過答案與聽眾分享香港演藝的生態環境。有興趣考驗自己一下嗎?

查看全文>>
 


2.4.2014

樂此不疲的工作 (2.4.2014)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喜歡在工作上不斷重覆自己。喜歡探索新領域和接受新挑戰。藝術管理的領域內我曾經擔任觀眾擴展、節目策劃、資金籌募、行銷、藝術政策、資助管理、教學培訓和課程設計等工作,此外我也曾經從事音樂歷史教學和大學行政工作。我最長的一份工作是什麼?是擔任香港藝術節的總經理/行政總監六年。

並不是很有計劃的行為,但回想過去二十多年來有一樣我樂此不疲的工作:那就是搭建交流和學習平台,相信是我的興趣吧?

查看全文>>
 


4.2.2014

故人對藝術生態環境的影響 (4.2.2014)

前一陣子兩位我敬重的丶對本港藝術發展有貢獻的人士離世,哀悼之餘,想起一些他們的往事,並不是媒體有興趣的大事。而是個人所知他們對藝術生態環境的一些看法或影響,對我印象深刻,所以籍此分享。

他們是邵逸夫爵士和何偉龍先生。邵逸夫爵士曾經是我老闆。因為他曾出任藝術節主席十五年(1975-1989)。 我1988年獲聘任為藝術節總經理,有機會在他的領導下工作了一年多,獲益良多。何偉龍先生我只屬於他的觀眾、藝術界的同行!
 


31.12.2013

文化管理人的修為層次 (31.12.2013)

11月27日參加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系建系十周年的國際論壇,我做了一個「What it takes for Arts Managers to become Cultural Guardians ?」的報告。 一直想在博客介紹,還是在2013年最後一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藝術管理的一些最新體會吧!

不可能通過博客介紹整個報告的內容,只是在此分享我設計的兩個插圖的內容。報告原稿是英文,所以插圖文字用英文。

9.12.2013

七個城市文化管理人員的乘數效應 (9.12.2013)

在文化政策討論中我們經常用「乘數效應」指出政府投入文化藝術的資金會帶來超過倍數的經濟效益。那麼把七個鄰近城市來自不同類型文化機構丶負責不同工作範疇的中層管理人員,聚在一起學習兩年, 會產生什麼成果和影響?這是最近一段時間我在思考的一條問題。

大概最明顯的結果是他們經過兩年相互合作後不少成為好朋友,各人的國際網路大大加強。在工作上相信他們的潛在合作夥伴大大增強。除了把好節目帶到各地巡演或巡迴展覧外,更令人期待的是他們有可能發展的深度合作,把各城市的藝術家丶文化管理人員丶甚至文化政策制定者彙聚交流合作。不要忘記,他們各自在本身的城市已有良好的人脈網絡。

29.10.2013

我的藝術管理培訓理念 (29.10.2013)

不敢說我有什麼教育抱負。因為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是半途出家。但12年前毅然投入藝術管理培訓工作確有一些個人的想法。
 
藝術管理學科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當時個人積累了二十多年在藝術管理不同崗位的經驗,也有一些個人的見解,加上先前修讀過藝術管理研究生和EMBA,所以有膽量擔任培訓工作。
 
因為長期從事藝術管理實務的背景,對優秀藝術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知識和技能有一定的體會,所以我對人才培訓的不少原則,都建基於我本身作為管理人如何要求和培養自己的工作團隊。我的培訓標準是自己要願意聘用我訓練出來的人,我期待他們擁有的特質就是我的培訓目標。
 

23.9.2013

 

觀賞<教授> 有感中大對我的影響

差點錯過了香港話劇團演出莊梅岩的《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50周年校慶活動之一,感謝話劇團安排我最後看了! 編導演俱佳。引起我思考兩個問題,一是我的二度母校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學士主修音樂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為我提供了什麼樣的學習環境?二是教育理想是什麼?

先嘗試回應第一個問題。當年在中大作為音樂系學生很引以為傲的是我們是一個很小的系,四年的學生(我有幸是「古代」的四年制)加起來只有大概半百人,還有專屬的音像圖書館。導致我們師生關係非常密切,學習條件很好、學習氣氛也很濃厚。因為音樂教育師徒學習特別重要,畢業後我一直建議修讀音樂的學生去師資好、規模小的音樂院系。

查看全文>>

4.9.2013

香港需要藝術推銷員嗎?

最近到中歐度假,在維也納及威尼斯等城市,再一次看到在各遊客景點的藝術活動推銷員,他們穿著禮服或十八十九世紀音樂家服飾,在最多遊客聚集的旅遊景點,很賣力地向貌似遊客的過路人推銷,令我想起香港的高級商場雲集的地產經紀,只不過產品不是豪宅而是藝術演出。
 
誠然這些藝術演出品味不高,特別為一般遊客而設,演出的作品都是最普及的,在維也納是莫劄特或約翰特勞斯作品,在威尼斯是韋華弟的作品或茶花女歌劇選段,表演者一般並不見經傳(不代表水準不好) ,相信這個推銷的方式有一定的成效。
 

2.8.2013

藝術管理人出席藝術活動的多重感受 

對一個藝術管理人員來說,出席藝術活動(演出、展覽、講座等)可以是工作、調研、享受,或應酬。作為工作,藝術管理人在藝術活動中擔任核心的角色。通常我為非專業藝術管理學生佈置的第一個作業,便是要求他們出席一個演出或展覽,並按我的提示觀察、記錄台上台下和大堂的情況,藉此瞭解藝術管理人擔任的角色。
 
相信大部分的藝術管理人都要在藝術活動「當值」,在演出後台負責藝術家的熱身出場事宜、或在台前負責觀眾和嘉賓的接待,所以出席演出時「一眼觀七」成為不少藝術管理人的習慣,即使不是因為公務出席演出也有此自然反應。

13.7.2013

對藝術工作者有用的藝管知識

最近機緣巧合參與了一個教育學院的形象廣告,因而在籌備過程中就應該帶出什麼資訊討論了一番,結果決定把我在教院藝術管理的課程內,如何嘗試把個人過往推廣藝術、拓展觀眾的經驗,結合學生實際參與社區藝術活動作為主題。事實上教院每年安排很多社區藝術活動,對參與演出和組織工作的學生都是很寶貴的經驗。

查看全文>>
 

25.6.2013

 

我的上海情意結

六月初到上海四天,參加前工作機構上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十周年系慶活動。活動很豐富,包括演出經紀論壇、中西樂團經營管理對話、音樂唱片出版講座、藝管茶話會、藝管家宴和音樂經紀人PK賽。境外的嘉賓除了我以外還有台灣愛樂交響樂團執行長邱瑗和新加坡華樂團總經理何偉山。很欣賞我繼任人黃韻瑾教授的魄力,這已經是本學年內第二個系慶的大型活動。去年十月已經承辦了第七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年會和亞太藝術管理高等教育論壇,在整個藝術管理系不到一百師生的情況下,組織這些大型活動真是一個巨大考驗。

查看全文>>
 

7.6.2013

2013文化領袖論壇後的感想

五月底六月初是我極為忙碌的一周。 一方面我參與籌備超過半年的2013 文化領袖論壇在5月27到29日舉行,結束後5月31日至6月3日馬上到上海音樂學院參加藝術管理系的十周年系慶。籌備和參與這次論壇的一些感想要到一周後的今天才有空分享。

不少朋友問我, 今年我作為論壇主席Summit Chair究竟擔任什麼角色? 我的解讀是與擔任一個藝術節的“節目總監”類似。香港大部分的大型文化藝術節目均採用集體決定的模式,在負責員工提出策劃方案後,由董事局或董事組成的藝術小組討論通過。

查看全文>>
 

16.5.2013

我作為藝術管理培訓人的四個階段

我正在替香港教育學院籌辦全新的藝術管理碩士課程。由於需要經過院內院外的學術評審程式,所以從構思到評審已經花了20個月,但流程仍未完成。花這麼多時間還沒有看到成果,有的時候確有點氣餒,但在應付審批過程的重重環節同時、也看到自己作為教育工作者有了新的進步。在滿足教育專家評審的品質要求下,對課程策劃和設計、教學品質管制等方面都有了新的體會,能更具體地向雇主和潛在學生介紹課程的增值和學習成果。無論評審的結果如何,自己很高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查看全文>>

 

 

其他藝術管理人員網誌即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