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 有效地改進學生的學習

講者 : 顧泠阮教授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日期 : 22-2-2001

 演講內容撮要:

1.     中西不同價值觀下兩類數學課的比較:

 

 

中國

西方

關注的核心

著重新知識的構建

著重學生的參與度

起點

對教材的感知

感與趣的問題

歸宿

基本技術

氣質

 

2.          數學問題的設計

 

1)      問題狀態的明確程度

-封閉性問題及開放性問題

2)      問題解決者經驗背景

- 常規性的問題及探索性的問題

3)      問題性質的數學過程

- 純數學問題及應用性問題

 

~ 我國一直所缺少的是開放性,探索性及應用性問題,但另外幾類問題則非常有

素。

 

3.     技術分析

主要採用課堂觀分析

 

課前設計                        課堂觀察分析                        課後反思

 

 

 

 


現場觀察注重基礎性學習與發展性學習間之平衡 (八個視角)

1)      內容設計

2)      教學表達

3)      進度安排

4)      資源運用

5)      激發動機

6)      師生互動

7)      自立學習

8)      鼓勵創新

 

分析結果:

() 問題類型

~ 我國的數學老師在授課時不會一講到底,而是會提出發問 (邊講邊問)

~ 我國的數學教學採用了高密度的提問方式。

~ 研究發現老師在一節40分鐘的數學課中共提出了105條問題。

~ 問題主要分為五類::

A)    管理性的問答

B)     記憶性的問答

C)    簡單推理問答

D)    批判性問答

E)     推理性問答

~ 而老師的提問屬於填空式的提問。這種提問方式雖然有高程度的組織化, 但卻不利於學生的主動思考。

~ 其中以記憶性問答佔了全部問題的74.3%,而推理問答佔21%,批判性問答則佔極少比例。

 

~ 有學者指出,若學生能在3秒內回答到的問題是不需要思考的問題,而研究顯示有86.7% 的問題都屬於此類。這根本不利於學生思考。

 

() 語言互動分析

~ 分析顯示國內的數學教學屬於老師主導取向數學方式(61%). 學生自主取向的數學方式只佔 4.3%

 

() 學習動機調查

~調查顯示學業成績是激發進步的主要因素 (勤能補拙)

~ 然而, 創造及探索動機則很薄弱

 

~ 總括來說, 一個一等水平的數學教師的表現為 :

1)      目標引導, 邊講邊問

2)      以勤補拙, 小步快步

3)      教師主導, 注重基礎

 

4.     改進學生的學習

 

~ 要以學生發展為本

~ 改革綱領:

1)      重視現實性 (現實生活的聯系)

2)      最基本的教學知識         加強課程的主幹

3)      拓寬創造性學習的課程渠道

4)      增加課程的可選擇性

5)      在教師主導與學生主導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