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學並舉:國學中心核心課程

五個國學核心課程的選定源自於《論語·述而》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是儒家士君子的修養次第。遊於藝的「遊」,是涉獵;「藝」則是《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和禮、樂、射、御、書、數。國學中心以「道」「德」與「仁」做為教育的目的,以「經典」和「歷史」經史合參,構建國學的文本基礎;以「禮儀」、「武藝」、「書法」三個最重要的士君子人文修養為輔,開出一個圓滿的國學學習體系。

經典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最重要依據。民族的價值體系、基本信仰,全部由這一民族的經典所負載。所修讀經典是儒家「十三經」兼道家及佛家經典,以及由經典改編的童蒙養正之書,家訓、學訓之屬。
古人治學特重經史合參,故以「史」為輔次。兒童青少年應多讀歷史人物,以人物參證經典,讓學生對人文精神和道德價值有直觀的、感性的體會。選取的人物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精神、道德節操、忠奸對錯具有示範意義的人物,旨在以聖賢為榜樣,以奸逆為儆戒。
是中國人的天地、人倫、典章、制度的統稱。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又說:「克己復禮為仁。」所以中國人要習禮,培植誠敬精神,認識天地上下、尊卑親疏,懂得應對進退應有的禮節,了解自己民族的法度,成為有傳統文化教養的中國人。
武藝中的射箭、用劍,在周代是士君子的必修功夫,作用在培養勇毅的精神、強健的體魄,並且把武術收納在禮和德的約制,以成就文質彬彬的君子,即文人柔而能剛,武人剛而能讓。今日促進國家認同和振興民族,須以當代年輕人身心孱弱為誡,故應該恢復文武並重的傳統。
毛筆書法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人文,在內地書法課已經納入基礎教育正規課程。國學中心區分「毛筆書寫」與「書法藝術」,認為兒童青少年的書法教育應著重「毛筆書寫」,旨在讓學生浮躁的性情沉潛下來,凝神聚氣,由知止而定、靜、安、慮、得,並在書寫基本功裡學會規矩方圓,從寫字的正確,到寫得端正,進而積極修習而寫得美。
五學並舉:國學中心核心課程
國學中心推動的「五學並舉」是一個回到先賢教育傳統的嘗試。「五學」如梅花五瓣,相互作用,相互補充、相互增益。2021年教育部發出頒發《關於成立教育部中國書法教育指導委員會等三個教育委員會的通知》,要在學校切實加強中國的書法教育、武術教育、戲曲教育。國學中心切中了三個(戲曲教育就是歷史人物教育)。中心致力培養具有這五種修養的教師,讓教師再去教導學生,會產生幾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