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太科學教育論壇,第九期,第一冊,文章十七(二零零八年六月) 武荷嵐、楊友源、鄭美紅 淺談美國國家教育進步評估中的科學評估
|
1993年,美國科學促進會(簡稱AAAS)出版了《科學素養的基準》,「國進評」科學評估的目標分類是依據其制定的以探究學習為核心的(Science-A Process Approach)科學過程技能訓練目標。AAAS從科學家對自己科研活動的大體描述中抽取了13種科學方法或過程作為測評的目標,分別為8種屬基本技能:觀察、運用時空關係、分類、數字應用、測量、交流、預測、推理,及5種綜合技能: 解釋資料、控制變數、建立假設、操作定義、實驗(Frank ,1957; Haertel, 1991; Davis, 1990)。
「國進評」還對上述13種過程技能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性解釋。並將這些科學過程技能的要求以附錄形式附在中學理科教科書中,以此作為標準來設計教科書中的習題,還在每一習題前注明檢測的是何種技能,以使學生能針對自己在某方面技能或某些能力的欠缺,調整自己的學習,也有助於教師瞭解學生對某種技能的掌握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有利於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國進評」評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標準分數(scale scores),閱讀、數學、歷史、地理各科總分是0-500分,科學、寫作、公民學各科總分是0-300分;另一種是等級水準(achievement level),分為基本合格(Basic)、熟練(Proficient)和優秀(Advanced)三個等級。
在「國進評」 的科學學業成就評估中,兩種評分方法同時使用,既有標準分數,又有等級水準(Bourque, Champagne & Crissman, 1997)。科學問卷總分是300分,對應著四個等級,“基本合格”水準表明部分掌握該年級的基本知識與概念;“良好”水準表明具有扎實的學術表現,學生達到這個層次的水準,可以完成該年級具有挑戰性的科學問題;“優秀”等級則是具有出眾的學術表現,如果低於基本合格水準就是不合格等級。各個等級在各年級對應的標準分值見下表6:
表6:等級水準和標準分數對應表
等級水準
標準的界定
4年級
8年級
12年級
基本合格(Basic)
這個等級水準是指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達到該等級的基本部分。
138
143
146
良好(Proficient)
學生達到這個水準,代表著穩定的學業表現。能對較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進行研究,包括應用學到的知識,分析真實世界的情況,並有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技巧。
170
170
178
優秀(Advanced)
達到這個水準的學生表現很優異。
205
208
210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評估委員會2000)
各年級在3個等級相對應的標準分數見上表,後一個等級水準高於前一個等級水準。相同等級和分數,不同年級對應的要求不同,例如都是基本水準,4年級138分是基本合格水準,8年級是143分,12年級需要146分(見表6);再如4年級的熟練水準和8年級熟練水準儘管都是要求170分,但是具體內容和要求顯然也會不同(Aldridge,1989, Bybee,1989)。
另外,「國進評」還用一張圖表(Science Item Map)來說明各年級0-300分對應的具體問題和對學生具體技能的要求(Resnick, 1987)。例如「國進評」 4年級評分標準表(見表7)。
表7:「國進評」評分標準表(4年級)
等級水準
分值
問題描述的例子
優秀
(205)219
理解雨水測量儀的讀數。
208
解讀圖表資料來總結種子發芽所需的條件。
良好
(170)203
解釋從化石中可以獲取的資訊。
185
找出空氣(氧氣)與燃燒時間的關係。
174
根據熔點資料,判斷哪種東西先熔化。
基本合格(138)
165
根據圖表,判斷哪一天的日照時間最長。
159
預測和解釋兩件物體的排水量。
139
確認某人體結構的功能。
不合格
136
辨認魚兒獲得氧氣的過程。
103
根據氣象資料比較不同城市的溫度高低。
如何正確理解表中問題與對應的標準分值間的關係,具體介紹請見後面第六部分的例題。
![]()
Copyright (C) 2008 HKIEd APFSLT. Volume 9, Issue 1 Article 17 (Jun.,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