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第七期,第一冊,文章七(二零零六年六月) 吳佩儀、馮新偉 在小學課程中引入DNA概念與知識的經驗分享 |
|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 |
|
2. 發展背景及方法
在香港,普遍的學校在中央課程的綱領下,建基於本身的優勢,可自行規劃課程。因此,教師可就學生的興趣、學校周年主題及個人專長,發展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的設計可以是沿於中央課程,經過剪裁、調適、增潤或延伸而產生,目的是用來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在二零零四至二零零六年期間,本校參加由教統局資優教育組所舉辦的種籽計劃,目的是透過校本資優培育課程推展資優政策。參與計劃的老師跟教統局的課程發展主任共同規劃課程,藉此滿足在科學方面學習能力較高的資優學生。
以DNA概念作為發展校本資優培育課程的切入點,本是源於一個每年在香港科學館舉行的活動 ─ 活的科學 (Science Alive),這是一個普及性的推廣科學的活動,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介紹科學的現象和知識,形式多以展覽、講座或工作坊進行,講者大多來自英國著名大學或與科學相關的學術機構,每年主題都不同。適逢1999年所舉辦的一次,是以DNA結構作為主題的。故教統局資優教育組因時制宜,藉著這有關DNA的推廣活動,鼓勵各間從事以科學教育為主線培養資優生的種籽學校,嘗試引入DNA作為設計校本課程的元素。
參與學校一向以科學教育及探究之範疇發展校本資優培育課程。在得到教統局資優教育組課程發展主任的建議及專業指導下,學校老師嘗試以DNA為主題發展校本課程。當中所採用的課程內容是取材於由Assinder博士所編寫的一套關於DNA的教材[1],當中的內容頗淺白,活動設計又生活,加上輔以生活化的例子,學生很容易透過親身經歷那些手腦並用的活動,建構DNA的概念。因此,經各參與同工的討論,決定採用該教材作為藍本,經過翻譯及剪裁,從而發展一套關於DNA的校本課程。
Copyright (C) 2006 HKIEd APFSLT. Volume 7, Issue 1, Article 7 (June,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