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五期, 第三冊, 文章二(二零零四年十二月)
鄭美紅、孫愛玲
漢字部首及詞語與建立科學概念的關係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一. 部首與科學概念的建立

有助學生建立科學概念的部首

在部首方面,受訪教師表示部分中文字的部首對於學生理解科學概念,「整體上是有幫助的(T1)」。他們指出「魚」、「金」、「气」、「艸」、「牛」、「車」、「疒」這幾個部首的字詞,通常都有助學生聯想到有關的科學概念,例如『「金」字部首的字詞大都與金屬有關,「魚」字部首的字詞大都與魚有關,很多時候學生都能對應得到。(T5)』;『「牛」字部首的字詞都有幫助,學生會聯想到與動物有關。(T3)』;『當老師教授「疒」這個部首時都很有幫助,因為都是與病痛有關,或者與一些不好的事物有關,所以這個部首幫助最大。(T5)』。教師列舉的其他有助理解科學概念的部首及其字例,可參閱表一。

表一 教師列舉有助理解科學概念的部首及其字例

部首
例子
火焰、灼傷、燒傷、熔岩、爆發 (T1)
燒 (T2)
炎 (T3)
熟、熔、燒、烤、熄、炎(T4)
煉 (T5)
脂肪、胸膛、肺癌 (T1)
胸、肩 (T2)
腫 (T3)
肝、腺、脆、脫、能、脈、腳 (T4)
腔 (T5)
岩石、礦物質 (T1)
磨、硅 (T2)
礁、磁、碲、矽、砂、磚、磨、砲(T4)
硬 (T5)
鯪魚 (T1)
鯉 (T2)
鮮 (T3)
氫 (T1)
氯 (T1), (T5)
氣體、氟、氮 (T5)
氧 (T3), (T4)

此外,亦有教師表示,學生可能須對象形文字有所認識,才能透過部分部首學習科學概念:

『有部分「人」字部首的字詞會有幫助,但是其中又有些字詞,只會對於認識古字的人才會有幫助,例如象形文字,會畫一個人坐在樹下,便是「休息」。(T3)』

 

引起概念混淆的部首

即使不少部首有助學生理解科學概念,唯教師亦指出部分部首也會引起概念混淆。表二是受訪教師列舉以「虫」及「魚」為部首,而會引起概念混淆的字例:

表二 教師列舉會引起概念混淆的部首及其字例

部首
例子
蛙 (T2)
蛇、蜘蛛、蠶豆 (T5)
鯨魚 (T1)
鱷魚 (T3)

教師以「虫」字部為例,指出學生學習與之有關的字詞時所遇的問題:

『學生會經歷三個階段,起初「虫」字部首會幫助到他們,之後會混淆、不清晰,最後他們會知道原來「虫」字部首的字詞不一定是昆蟲,雖然有可能是昆蟲,但是會很謹慎去判斷是否與蟲有關。我經常從中文科的角度來看,因為「虫」字部首對於學習中文來說是有幫助的,蟲本來是蛇,不是昆蟲,中文科的角度來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蟲是低等及細小的,幫助學習中文。(T2)』

此例說明了在教學期間,教師應注意中文與科學語言運用的分別,這觀點亦與Bell (1981)研究學生對“animal”一詞的理解之發現不謀而合。教師所舉的另一個會引起概念混淆的部首例子,是「手」字部。其中一位教師指出:

『「手」字部首的字詞全部與動作有關,看見這個部首的字詞便會想起動作,但並不一定與手有關;同樣地,當他們多接觸後,「手」字部首的字詞不一定只與手有關,會了解是一個動作。(T2)』

這例子與漢字的引申義不無關係。由於漢字是表意文字,與其他表音的外國文字在結構上明顯不同,因此這特點在英語社會的相關研究中較少看見。


T1代表編號1的教師,T2代表編號2的教師,如此類推。

 


Copyright (C) 2004 HKIEd APFSLT. Volume 5, Issue 3, Article 2 (Dec.,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