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四期, 第二冊, 文章四(二零零三年十二月)
鄭美紅、孫愛玲
漢字結構與科學學習的關係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研究目的及意義

本研究旨在了解漢字能否協助小學生理解科學,或相反地可能令他們形成另類的科學概念。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生在理解事物時,可能會持有與教師不同的觀念(鄭美紅,2001)。為協助教師了解如何協助學生學習,二十世紀初已有不少研究,嘗試發掘兒童所持的觀念(Isaacs, 1958, Piaget, 1970)。大部分與兒童理解科學概念有關的研究(Osbrone and Freyberg, 1985; Driver, 1981; Driver, Guesne and Tiberghien, 1985; Benson, Wittrock and Baur, 1993; BouJaoude, 1991),都在英語社會進行;中文社會的兒童在理解科學概念時,或會因為文化背景或所用語言本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文化、語言、科學學習三者互有關連。曾就兒童的科學概念作跨文化研究之學者(Takemura, Manzano, Fajardo, 1996)指出,要把科學學習變得實用,則必須在所處社會的社交、文化及政治環境下理解。Kelly and Carlsen (1993) 亦認為,科學是文化衍生出來的產物。確定了在文化環境下學習科學的重要性後,研究者應進一步了解中文如何影響小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由於是次調查屬初步研究,故作者嘗試先以學生對動物的分類、及其對個別生字部首的聯想,作為本研究的焦點。


Copyright (C) 2003 HKIEd APFSLT. Volume 4, Issue 2, Article 4 (Dec.,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