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香生

 

是資深教育工作者蔡香生先生在一九九八年度「常識百搭」小學科學專題設計比賽中代表評判團作出的講話:

 
位同學,在我開始評論今天的賽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有否懷疑,為什麼大會請我上來說話而不是請其他評判呢?有人會說:「這是因為你年紀大些。」或說:「因你沒有戴眼鏡而其他評判有。」如果你有這樣想,那麼,你就作出了科學探究的第一個步驟 - 提問及作出假設。
 

如在剛才有關離心力的實驗中,同學們猜度為何物件在轉動的時候不會跌下來;又在製作漿糊的實驗中,會問:「漿糊為何有黏力?」。大家開始對感到好奇的事物提問及作出假設,然後判別那些假設是否真實。這已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

 

如剛才大家假設大會請我發言是因為我年長,而最終發現我原來只有三十五歲,比其他人年輕,那就表示所作的假設錯了。這過程就是對假設作出求證。

 
才各同學在做實驗時,可能也曾作出假設,亦可能大家還沒想過。但請大家回家後想一想,在今天的各項實驗中,同學們作出過什麼假設。
 

樣去測試那些假設是對或錯?若實驗涉及很多變數又怎辦?有同學可能會為每一個變數提出假設,再逐個假設去測試。例如剛才同學若要測試布的顏色對保存冰塊的影響,就得保持各顏色布的厚度相同,因布的厚度亦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若要測試布的質料會否影響實驗結果,就要將所有布的厚度和顏色保持一致,諸如此類。我很高興剛才有很多同學都能對實驗中的假設,進行公平測試。

 
外我亦很高興見到同學們充分表現了分工合作的精神,不會單從一個同學的想法去做實驗或去判斷實驗結果。剛才有同學說若遇到問題時會去圖書館找資料。沒錯,同學做得很對。也有同學在遇到困難時,不單會到圖書館找資料,還會請教老師。不過,我認為在遇到問題時,最好是透過討論、資料蒐集及請教老師,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個比賽中,我對很多方面都很滿意,唯一不滿意的是要傷腦筋定勝負。我覺得各同學的表現都很好、很出色,去判決誰是冠軍、誰是亞軍是件很難的事。我希望大家不要太在乎比賽中誰是冠軍、誰是亞軍……,亦不要因為自己拿不到獎項而灰心。因為大家在今次的比賽中都表現得很好,亦得著了很多知識和經驗。我自己很多時都不能在比賽中獲得到冠軍或亞軍,但我仍然很開心,只要能有得著知識就滿足了。
 
大家繼續努力,希望大家能因著今次的比賽而喜歡科學。在處理日常生活上的問題時,能作出科學化的分析,用在科學科學到的探究方法去思考問題,不要胡亂找一個答案就作罷。多謝各位。
 


版權為亞太科學教育論壇所有(2000)
香港小學科學探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