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進修課程證書 (小學STEM教育的課程設計、教學法及評估)
(全日整段時間給假制)
課程編號:BWP129
胡小姐 |
2948 6438 |
課程目標
成功完成此課程後,學員將能夠:
- 理解有關STEM教育的基本知識及其課程設計;
- 設計適合的STEM探究活動,將STEM學習正式融入小學的校本課程;
- 提升創造力、解難能力和協作能力,並培養對STEM教育的積極態度;
- 應用現代科技輔助STEM教學活動;
- 設計和推動STEM教育的進展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
課程結構
課程包括以下三個核心科目:
-
小學STEM教育的課程設計(三學分)
本科目將介紹培育小學生STEM素養的原理和實踐方法。本科目會追溯STEM教育的起源和背景, 並介紹世界各地推行STEM教育的模式,包括最新的STEAM教育及其發展。 在香港現行課程中,STEM 教育是透過科學、科技及數學教育三者共同推動(課程發展議會,2015年)。 本科目將深入討論這三個領域之間的關係和相互作用,著重於設計和推動配合校本的STEM活動。
本科目將以證據為本的STEM教育理論框架,引導學員探討各種為小學生提供STEM體驗的可行方法, 並討論與教學法相關的議題,例如如何融合科學探究和工程實踐。透過轉化小學現有的科學研究和科技活動為STEM活動, 學員將學會如何將科學和數學的元素併入STEM教育。為闡述如何將理論付諸實踐,本科目會適時提供STEM示範活動, 鼓勵學員配合學校的情況對課程內容作出合適的安排,並介紹評估小學生STEM學習成果的方法。
-
STEM教育的科技素養(三學分)
人類生活在三個世界:自然世界、社會世界和設計世界。 在設計世界中,科技分為(1) 農業及食品科技、(2) 生物醫學科技、(3) 建築科技、(4) 能源及電力科技、 (5) 資訊及流動通訊科技、(6) 製造科技和(7) 運輸科技 。STEM學科與這些科技領域息息相關。本科目旨在令學員認識這些科技領域,並採用和整合實際的方式去解決真實問題。 本科目還將指導學員運用工程設計流程製作具創造力的作品或解決真實問題,並鼓勵學員將藝術和美學元素融入到其作品中。
本科目將介紹應用於STEM活動的最新科技,如3D打印機和控制裝置。 學員可使用3D打印機來為截肢動物打印義肢(生物醫學科技)或設計最穩定的椅子和打印小型模型(製造科技), 亦可應用微控制器來開發自動化灌溉系統(農業科技)、建立一個將邏輯與科技結合的簡單交通控制系統(運輸科技)、 設計能利用更多太陽能的玩具車(能源和電力科技)等。大多數的範例將有助學校推動STEM教育。
-
提升STEM教育中的創造力、解難能力和協作能力(三學分)
STEM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解難能力和協作能力。本科目介紹創造力和解難的基本概念, 以及它們與STEM教育的關係,並將科技糅合於設計活動、教學方法和評估方法之中。 本科目的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創造性的解難方案和其他解難方法,促進創造力的提問和教學技巧, 創意發明的思考策略以及模仿和角色扮演的協作技巧。學員將探討如何把“設計”和“製造”相互啟發, 並通過STEM促進創造力的發展。本科目將進一步討論如何將上述所有學習元素適當地整合到以問題為本、 以探究為本及融入科技和藝術的課程設計中, 以及如何將它們融入學校課程架構,並教授如何評估創造過程、態度、能力和產品。 通過大量的思考練習,體驗/動手活動和教學分享,學員將具備提升學生創造力的知識、能力和技巧, 解難和協作技巧及積極態度。
教學語言
本課程以中文授課(輔以英語及英文教材)。
上課日期
本課程每學年開辦一期。上課日期暫定為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作為課程評核的一部分,學員須於二零二二年三月十九日(星期六)下午於大埔校園進行試教分享。
入學條件
申請人須:
- 將參與STEM教育(如:科學、常識及數學等等)的現職小學教師/科主任/課程發展主任;及
- 獲任教學校校長推薦。
註:在校內負責教育或課程改革工作,或負責相關學科的科主任,可獲優先考慮。
證書頒授
學員必須於所有評核習作中獲得及格成績,並達到課程所要求的出席率 (80%) 及課業要求,方可獲頒授畢業證書。
其他資料
此乃教育局認可的政府資助課程。教師獲錄取後,有關學校如有需要可聘請代課教師。 官立及資助學校請聯絡教育局查詢有關詳情;私立及直資學校的代課教師安排則由有關學校自行決定。
申請人如修畢本課程,可申請免修研究生課程的相關科目。本校將按情況個別考慮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