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in browser

EDUHK logo
【訪問】SEN學生也能當司儀、花藝師、攝影師 「教大特教青年學苑」助特教生發光發亮

由「機不離手」進入至「罩不離面」的時代,兩年以來,你有仔細鑽研自己戴過的每一個口罩嗎?也許對一般人而言,每隻口罩都長得一模一樣,毫無研究價值,可是對於自閉症學生來說,在一堆口罩上「找不同」卻是一種樂趣,皆因他們的性格本來就傾向專注及執著,更有高於常人的敏銳觸覺。假如要委派檢測口罩的工作,他們無疑勝任有餘。

其實不止自閉症,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包括過度活躍症、聽障、肢體傷殘及智力障礙等等,也同樣擁有各種專屬的特質及天生才能,只要配對到適合的工種,就能在多方面貢獻社會。不過礙於他們並非人人都有考公開試,在欠缺一紙文憑的情況下,不論是就業抑或進修機會,中學畢業後能選擇的出路非常受限。

有見及此,在教育局及香港特殊學校議會支持下,教大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中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於2019年成立開辦「賽馬會特教青年學苑」(學苑),為這群特教離校生提供一系列的應用課程及培訓,幫助他們掌握21世紀的知識與生活技能,與外面的社會接軌,將來發揮所長。

學苑及中心總監冼權鋒教授 苑長蘇建群先生
學苑及中心總監冼權鋒教授(冼Sir)強調這不是一個職業訓練課程,「在為期1-3年的學習期裏,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課程使他們的意識形態、說話技巧等變得成熟,並掌握21世紀的生存技巧,這對於他們的將來及社會都有很大幫助。」

重視特教生生涯規劃 強調理論實踐並重

學苑課程豐富而多元化,內容涵蓋生涯規劃、體藝培訓、無障礙歷奇教育等範疇。苑長蘇建群先生(蘇Sir)表示,特教生的潛質與未來發展,是他們設計課程時的主要考量,「特教生一般的體藝潛能比較高,另外也要考慮他們能否藉這門課程而找到新的出路。」
蘇Sir說他們亦會因應教大的資源而設計課程,學苑有一個關於生態園的課程,學員會在教大校園內的Eco-garden上課,動手學習耕種、認識生態及維修保養。
19歲的林樂晴在學苑讀了差不多一年,有智力障礙的她從主流中學畢業,「中學讀書時很大壓力,經常要操卷。」入讀學苑後,她修讀了花藝課,自此迷上這門手藝,「以前都不知道花藝這麼好玩,上課好開心,學到不同花的知識,又學會插花。」她更因而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我未來很想在花店工作,希望之後會找到相關的兼職試試看。」
樂晴在學苑認識到不少好朋友,其中跟兩位女同學尤其友好,三人被稱為「三朵小花」。上圖為樂晴(紅色上衣女孩)跟同學們一起出外參與社區服務。

蘇Sir補充,學苑強調知識與實踐並重,因此會不定期與外面的機構合作,向學員提供工作體驗,為他們未來進入人力市場作好鋪墊,「學員本身對『返工』毫無概念,工作體驗能加深對自己的認識,了解自身的能力或條件。」學苑有位導師是退役港隊運動員,同時也是教大碩士課程的學生,透過他跟外面體育總會的聯繫,每逢有大型的國際賽事,學員就有機會前往會場擔任小幫手,「每次都有津貼可以賺取,這對他們與家長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鼓舞,原來他們學到的知識,是可以在人力市場上謀生。」

除工作體驗外,學苑的學員亦有機會參與各種外面的活動,增廣見聞、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2021年年底學苑與社會企業「藝全人」合作,在尖沙咀栢麗大道的周大福珠寶店內展覽廳舉辦學員攝影作品展,今年20歲、有智力障礙的黄煒晉口才了得,他除了有份參展外,更擔任開幕禮司儀及導賞員,「我希望將來在零售業工作,因為我不怕生,可以跟客人自然地聊天。」學苑正好能為他提供機會與人接觸,實踐練習。

煒晉(右)說自己在特殊學校讀書時也經常擔任司儀,因此即使在如此多人面前主持大局,也不會怯場
早前NFT平台Popsible與教大特教青年學苑合作,上架50幅SEN學員拍攝的作品,公開展覽及於平台網站出售,其中煒晉的作品《加菲貓與小朋友》亦在其中。

將社會共融帶進大學校園 鼓勵特教生與他人多互動

常常說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學苑特意設置於教大校園內,讓特教生能體驗一般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使用各種校園設施,包括飯堂、校巴、圖書館等等,藉此增加與其他校園使用者的接觸,例如是本科生、教職員及飯堂姨姨,將「社會共融」的理念帶入校園。

曾經試過一群特教學生到飯堂用膳,其中一位有自閉症的學生溝通能力較弱,難以表達自己,因此下單所花的時間比別人長,「飯堂職員看到這桌學生都會覺得有些特別,因為始終跟其他學生不同,不過不會採取怪異的眼光注視,因為理解他們是特教青年。」冼Sir認為將特教生帶進校園裏,能讓大家從日常中加深對特教生的了解,從而互相包容及接納。

由此可見,學苑的受惠對象並不僅限於特教生,蘇Sir表示學苑亦有提供特教培訓項目予本科生參加,而且不一定是主修特教教育才能參加。當中一個元素叫「服務學習」,鼓勵本科生跟特教生多點交流,例如在煒晉曾修讀的攝影體驗課程當中,就正好有一位女大學生一同參與,教他們手機攝影的技巧。

教大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CCA)助理教授梁智軒博士為學苑提供e-樂團課程。
樂晴是學員之一,在兩位「哥哥姐姐」(教大本科生)的指導下,她每週均會透過iPad練習樂器,其中「歡樂頌」是她最愛的歌曲。
學苑的受惠對象廣泛,特教生、家長、本科生、教職員及社區工作者等等,都是項目的目標受眾。

學苑三年「成績表」出爐 冀未來能走得更遠

學苑項目即將屆滿三年,累積開辦超過72個30小時的科目,修讀人次達1,300人,計劃成立至今有逾280名實習老師、超過1,200名家長及社區工作者受惠。學苑希望將來能獲得資助繼續營運,繼續為特教離校生提供協助,幫助他們提升個人發展,其中有心人配對及資助也是方向之一。

冼Sir憶述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例子,「有位導演在特殊學校拍紀錄片時,對影片中的一位女主角印象深刻,皆因她才藝精湛,鋼琴達至演奏級程度。」怎料導演後來發現,由於她家裏經濟困難,因此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而是當上了保安員賺錢養家,「導演覺得非常可惜,於是他跟利希慎基金洽談,為她資助生活費,讓她安心升學。」這名女學員現正於學苑就讀,蘇Sir更說在入學面試時,她只花了數分鐘,就已經為坐在蘇Sir旁的同事畫下了一幅速寫照,「特教學生其實都有不同的才能,他們需要的是機會。」

利希慎基金一眾代表於2021年7月曾到訪教大了解不同教育項目動向,圖中為利希慎基金總裁何宗慈女士(右二)及教大校友及拓展事務處處長劉冼靜儀女士(右一)與學員進行交流。
除了在大學校園裏推動共融,冼Sir亦期望能建立社會聯繫,「從這個項目當中,我們歸納出一些結果及啟發,然後就著手做知識轉移的工作,例如是開發智障青年潛能的終身學習課程模式。」學苑最近獲教大頒發「校長獎項——傑出知識轉移表現奬」,冼Sir希望團隊能更上一層樓,發掘其他現存的服務縫隙(service gap),幫助更多群體。
領導團隊獲頒發「校長獎項——傑出知識轉移表現奬(團隊)」,成員包括:李子建教授、盧成皆教授、冼權鋒教授、楊蘭博士、鍾燕嫻博士(左至右)
科學家愛因斯坦、畫家達文西以及音樂家莫札特也有SEN,這群人看起來雖「異於常人」、「不合群」,但仍無礙他們綻放光芒。特教生就像一顆未經打磨的鑽石,只要社會願意給予機會及時間,他們定能發掘出潛能的一面,蛻變成一顆閃爍的寶石。
除學苑之外,中心亦有其他專注特教生發展的項目,包括於2016年成立的「特殊教育支援組( SuSEN)」,這個項目主要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及其家庭提供臨床支援,以及為準教師提供培訓等,多名學童、家長、準教師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從中受惠。